重庆600吨/天污泥热干化项目案例

发布时间:2022-12-13   浏览量:150

拟在重庆某电厂预留地建设污泥热干化厂。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第一阶段的规模为600吨/天(含水率80%)。考虑到污泥含水率的波动范围(75%-82%),处理的最大固体通量为150吨/天。

                                                       dryer-450

1.污泥成分

表1显示了重庆市主要污水厂的平均泥浆质量分析结果。重金属含量有一定程度的波动,重金属指数超标的天数较少。污泥处置方法可采用污泥协同焚烧或建材生产。同时,由于焚烧和建材都对大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根据我市现有规定,很难建设此类设施。因此,建议尽可能地使用它们。在火力发电厂的现有设施中处理污泥。污水厂脱水污泥干基的高热值为6.5-11.2兆焦耳/公斤。经过独立的热力干燥处理后,可在电厂内混合处置,并可替代一部分燃煤,回收热能。

Table 1. Sludge Analysis Table of Chongqing's Mai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2.污泥终结性干燥的过程

本项目处理的脱水污泥含水率约为80%,水分含量较高。污泥需要先进行干燥,然后进入火电厂的焚烧炉,按一定比例与煤混合。操作条件取决于干燥和焚烧系统的能量平衡。

火力发电厂采用煤粉炉,煤耗为600-1000万t/年,污泥与煤的混合比约为0.9%,干燥到固体含量为90%时需要的热耗很高。此外,粉尘防爆的安全投入也比较大。因此,本项目中污泥的干燥度设计为含水量30%。

由于电厂在发电的同时可以释放大量的低温低压蒸汽,这些蒸汽适合作为污泥干燥的热源,蒸汽可以作为项目的干燥能源。

该工艺流程是热电厂的热干燥+联合燃烧工艺。

sludge termal drying system process flow

脱水后的污泥被热电厂的蒸汽烘干,烘干后的污泥被用作燃料,与煤共烧,用于发电和供暖。湿污泥进厂后倒入湿污泥接收和储存仓,通过地磅。污泥被泵送至盘式干燥机,饱和蒸汽被用作加热介质,间接加热污泥污泥干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蒸汽和空气混合物)经过除尘和冷凝两个阶段的处理。废气冷凝后产生的废水排入污水管道,经本项目的污水处理设施预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厂。 处理。不凝结的尾气经尾气冷凝器冷却后由尾气引风机引至本电厂锅炉进行焚烧处理后达标排放。保持烘干机、辅助设备、系统管道的微负压运行,防止高浓度臭气外溢。

该项目规模为600吨/天(含水量为80%),共有6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的规模为100吨/天。技术流程包括7个部分,分别是:

湿污泥接收、储存和输送系统;

主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器和废气处理系统);

污泥输送和储存系统;

蒸汽和冷凝水回用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

除臭系统;

电气、仪表和控制系统;


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应进行处理和处置,实现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由于污水处理污泥中有机物含量低,无法实现能源的自我平衡,需要补充外部能源。污水和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很大,目前这类项目很难实施。

本项目位于电厂预留地,系统地解决了污泥干化厂的能源需求问题,同时解决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水、泥、气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实现了污泥处理。在处置方面,利用电厂的低温低压蒸汽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将干化后的污泥作为燃料提供给热电厂,实现了污泥的循环利用,符合循环经济的理念。